3月1日,我校数学组针对2024年高考数学试卷在题型、题量等方面的变化召开了研讨会,紧跟高考节奏,认真做好备考。研讨会由教研组长鞠晔老师主持,校长李泽明、副校长隋晓杰、高一级部主任李海峰、高二级部主任尚正凯及数学组全体教师参加研讨会。

高考变化 备考措施
曹文老师针对试题结构、顺序,就近四年高考考点、做题感受、学生做题情况做了统计,在应试心理、具体做法方面,对比了得分考点。针对新变化,曹文老师指出,首先要稳心态、强信心,题量的减少说明时间相对充裕,但要细致分解考点。其次要夯实基础,从高考题源分析入手,吃透教材。再次强调四化的重要性,纪细化、类化、同化、解答题规范化。

立足课本 回归教材
刘丽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做法,她带领学生立足教材,夯实基础,归类高考题目中排列组合与课本习题难度相似。她指出,课堂教学应该认真剖析概念,精心设计思维活动,关注原理、淡化技巧,带领学生赏识例题,在平时教学中发挥经典例题的一题多解、一题多变作用,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。情境题训练可以提升学生审题能力,重视解答题,引导学生板演步骤。

常规教学 细化强化
李树义老师通过分析试题结构,对比目前备考策略,强调了高一教学在平面向量这一章节应注意的问题,强化数学符号的书写问题。基础题两个角度思考问题,多种手段解决问题。

以学定教 差异教学
教研组长鞠晔老师对三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总结,并指出,课堂教学和备考复习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,针对我校学生特点,老师们要严抓基础题中档题落实情况,优尖生适当提升,增加难度,通过差异法教学做个别辅导,综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。

注重细节 落实规范
副校长隋晓杰针对数学高考题型、题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导。她指出应对高考变化的切入点是“什么”这一问题,要开展深入研究,积极应对高考变化。她建议,要稳定心态、消除焦虑,徐徐图之,注重细节、落实规范,分析好学情,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。

精练精讲 思维提升
李泽明校长作总结讲话,他指出,教育改革始终在路上,老师们应与时俱进,详细研究分析,制定应对策略;教学中要从小处着手,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常规计算,确保基本题的得分率,还要从大处着手,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;高考题目变化隐含的实际意义,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,我们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,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。

撰稿 曹可可
编辑 刘岩